古代女孩怎么打耳洞?
事实上,在古时候,穿耳戴环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这段话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穿耳戴环在最初并不是贵族妇女所为。这还要从穿耳的起因说起。
穿耳洞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来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传到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于是就变成汉族人民的礼俗了。
据史籍记载,那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这样热衷,而完全是处于的地位。女孩子在10岁以前,往往要经过这么一关。到时候由母亲或其他长辈们专操其事,用米粒在耳垂上反复辗磨,使之麻木,然后用针尖穿透,贯一通草或丝线,时间久了,便形成小孔。做母亲的一边操作,一边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她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女人。在有些地区,女孩刚满三四岁,就要为之穿耳戴环了。历史上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孩子是无辜的,让她们受这般痛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用三国时诸葛恪的话说“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还有一个比较大众的解释是为了辟邪。对于人类的远祖,佩戴各种各样的动物牙齿、植物果实以及加工过的木石,主要是为了免遭天灾、妖魔的暗算和敌人不怀好意的暗算。考虑到基本所有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宗教作用,辟邪这个解释我就默认它成立了。藏人中的一个传说可以支持这个观点:相传,古藏人的耳环都戴在左耳上,为金属所制,并带到肩膀,相传这样能在械斗中保护自己的颈部,避免被右手持刀的对方砍中左颈。同时,它还充当使人有别于生物的独特标志物。就像商标一样,还使人有别于动物,有别于部族。就这样,原始人用这种极简单的方式划分了你我,避免在部落的争斗中误伤了己方。不过我不觉得在打斗中还有时间看对方的耳环,更多地可能是用在氏族内部的分配。曰久天长,花样繁多的耳环便逐渐成为人们的装饰品,甚至许多妇女将珊瑚和银片制成的耳环系在头发上,垂到两肩。
另外还有一种流行比较广泛的说法是,耳环最初是用于医疗目的而出现的。民间有个传说。说是古代有一俊俏的姑娘患了眼病,不久双目失明。一天,有位名医路遇,见美貌的姑娘受着失明之苦,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在她两侧耳垂上各刺入一根银针。说也怪,这神奇的眼针竟使姑娘重见了天曰为铭记名医之恩,姑娘专请银匠精制了一双耳环戴在耳上。此后姑娘越发眉清目秀,令人羡慕。此事传开,妇女们纷纷仿效一直流传至今。这其实是因为夹戴耳环的耳垂中央,恰好是眼部的穴位。那位神医的穿耳明目正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种“耳针疗法”。现代医学已证明:刺激耳垂正中的穴位,对保护视力防治各种眼疾,尤其是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今天由于多人相信天然宝石深具疗效的说法。佩戴用被人们看作是最具疗效的玛瑙作成的耳钉,有人也认为可以看成耳环是医疗目的起源说法的一个延伸?
最后,提到一个显然不太成立的起源说。中国古代要求妇女三从四德,有很多的清规戒律。相传有一户人家的女儿怎么教也没有淑女风范,于是她母亲就想到一个好办法,在她的两个耳朵上一边挂上一个东西,如果她女儿再要头部动作很大时,耳朵上的挂件就会碰到她的脸,有如别人在羞(刮脸皮),效果果然不错,以后别人也争相效仿,就流传到今天变成了耳环。这个起源说不成立的原因在于时间。三从四德最早是唐太宗那位大名鼎鼎的夫人长孙皇后——我个人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让我郁闷的一位女性——提出的。就算我们不提我们50万年前的遥远的祖先,它也远远晚于上文提到的建安末年。而且也不能解释世界各地的耳环的起源。
这个起源说更多的是符合了一种隐喻。有史学家认为,由于男性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使得耳环同戒指、手镯等饰物一样有了一种隐喻拴住妇女,不让其逃跑的蛮夷习俗。这种隐喻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着。上文的最后那个起源说中的传说就是这种隐喻的体现。而且这种隐喻在某种程度上尤其现实的功效。我以切身的经验证明,在刚带耳环的那几天,我不敢跑,不敢跳。因为一乱动耳环就扯的耳朵生疼生疼的。我的一个臆测是:当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这样的疼痛也许造成某种条件反射,对他们的性格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当然这个只是臆测而已。
有什么方法戴贴耳环不会过敏吗
你是金属过敏啊. 合金饰物大多是电镀制品,如果常与酸碱盐类物质接触或被汗水浸湿,则会发生霉变,这对的危害相当大。这些微量溶解的铬、镍、钴等金属,会透过皮肤溶进血液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导致接触性皮炎。尤其夏天多汗时,汗液的侵袭使这些金属或化学物质及污染物更容易发挥作用,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脱皮、丘疹、水疱等,有搔痒和灼伤感。由过敏引起的奇痒抓破后可造成局部感染化脓溃疡,伤口愈合后可能留下瘢痕和色素沉着。还有些合金类金属饰物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高温处理使金属活性改变,长期佩戴造成皮肤癌变。 四环素可治金属过敏 当前因饰物、小配件、骨钉、金属牙托、炊具、餐具以及含金属的食品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不少见。人们对过敏性疾病的了解并不全面,认为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主要是生物与药物过敏原,而金属类似乎与过敏无关。金属看起来很坚硬,密度大,无法进入。其实长年累月接触有些金属也可缓慢吸收而使致敏,致敏后再与同种金属接触时即可引起过敏反应,况且饮料和食物中也含有各种金属成分,进入后对体质过敏的人同样也可致敏。人离开金属一天也不能生存,但金属对人也有各种各样不利影响,过敏反应就是其中之一。丹麦Mortz.H.G等人发表在大部分合金中都含有金属镍)过敏,其中女生占13.7%,男生为2.5%,其中绝大部分都与牙齿金属矫正器或金属小饰物有关。 金属过敏可以发生在皮肤局部,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全身性过敏性皮炎。因此,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皮炎时,一定要到有条件医院通过对金属的斑贴试验,确定对何种金属过敏,然后再研究该金属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体内,如能杜绝再次进入,过敏反应即不再发生。但完成这个过程往往非常困难,因此,常较长时间不能治愈。此前,除避免和金属过敏原接触外,还没有别的什么治疗方法,也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近年一项研究证明,四环素可以和游离的金属物形成不溶性螯合物,从而阻止其吸收,避免过敏反应发生。具体方法是每日口服二甲胺四环素200毫克,可明显减少金属皮肤过敏的发生。因此,出现金属过敏,一时又难以确定过敏原,症状不见好转时,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