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于2022年2月19日全国院线上映,目前正在热映中,本片由肯尼思·布拉纳担任导演并出演大侦探波洛。截至目前,影片票房口碑均不理想,反而勾起了观众对于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回忆。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到了影评人史航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正在上映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
1978年上映并由上海译制片厂配音引进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受到了当时中国观众的欢迎,史航甚至为这部电影发了40多条微博,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他认为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所展现出的罪犯之间忠贞的情感令人回味,那种西蒙对杰奎琳深情依恋,即便面对琳内特小姐,他仍然选择了杰奎琳,而不是为了物质利益而做出选择,这些都传达了一件事情:爱的是你,就不会选择她。
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可谓非常成功,它们如同照片一样逼真,而配音则像绘画一样传神。当时配音演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词——众生相。波洛的大侦探形象由毕克饰演,他的声音厚重;瑞斯上校则由邱岳峰配音,这是一对老咖。罪犯西蒙和杰奎琳分别由乔榛和刘广宁配音,他们分别体现出了这对罪犯独特的情感与心理状态。而琳内特小姐以及仆人路易斯被李梓和丁建华饰演,让人直觉到主人公为什么会遭人恨。
新版本导演肯尼思·布拉纳试图给这个作品留下自己的印记,但问题在于它最重要的一个改动,就是波洛身上。在新版本里给他加上了浓烈的情感,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是画蛇添足。我不敢说波洛脏了,但可以说波洛油腻了。战争中失去了未婚妻让波洛留胡子,现在遇到奥斯本歌手又让他刮掉胡子,这样的变化太过频繁,使得主角变得难以捉摸。这也许是因为福尔摩斯系列强调侦探性格,而鲍洛系列却更多地展示周围人的性格,让你看到他们每个人的故事,每个人的行凶动机,是一种深刻的人性剖析。但现在这种细节处理缺失,使得推理部分设计充满悬念和隐喻,在新版中无法使人满意。
原著封底推荐有一句话叫做:“这是爱情的一首挽歌”,然而当你把这句话放到新版的电影中,你会发现影片中的爱情没有达到挽歌这样的境界。挽歌意味着宿命悲伤,我们俩不可能在一起,这正是犯罪者的爱情所承载。但是在新的版本中,没有将两位女主角间气质差异最大化、感情态度不同的表现融入剧情,因此缺少取舍感,也影响了整个故事的情绪表达。
总之,《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新版本虽然有其创新之处,但却忽略了一些关键元素,如角色发展、推理层次等导致整体效果平平无奇。如果创作者能够更加精准地抓住经典作品的心脏,将古典作品更新换代,同时保持其原有的魅力,那么这些老电影或许能在当下焕发出新的光芒,为现代观众带去更深刻的思考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