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张艺谋的《狙击手》如何不让热血穿越时空?该片虽与《长津湖之水门桥》同赛道起跑,却构成视角、风格互为补充的格局:如果说《长津湖之水门桥》是恢弘的、全景的,那么《狙击手》便是特写的、聚焦的。视角风格不同,却带给观众一样的震撼与感动。
尽管全片没有大场面与持续激战,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豪情宣言,但凭借扎实的剧本与紧凑的节奏,敌我双方以班组小队为单位的小枪拉锯,依旧能够揪紧今日观众的心,进而翻涌起更为深沉的情怀。
“以小见大”,这不只是就其着力还原一场班组狙击战题材而言。从时长来说,全96分钟篇幅是同期春节档影片中最短,其紧凑节奏令观众感慨“全程高能”。从视角来说,全篇聚焦微观层面的战术博弈。从电影艺术而言,比起近年战争片凭借大场面凸显战争残酷拍摄,“冷枪冷炮运动”的影视化改编具有一定难度。这是因为,冷枪对决是对耐力与意志力的极大考验。
单从战斗表现上来说,拉锯消耗缺少戏剧起伏与层次感。甚至战场上为掩护战友火力压制要省着用,也就缺少了银幕表现时场面调度变化。而然而,《狙击手》通过细致还原,凸显志愿军战士“见招拆招”的智慧胆识。这令观众可以更深刻认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何以在敌我装备差距极大的情况下艰难夺取胜利。
从人物刻画看,全片几乎没有闪回,没有荡开去闲笔,但凭戦場上的零星台词对话,与交战中的片刻喘息,都立起性格各异的人物英雄群像。而演员阵容看,加强了故事真实性,让新人演员也展现出非凡才华,使得角色形象更加鲜活生动,不仅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更使他们忘却时间和空间,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关于爱国主义和集体荣誉的小镇故事中去。
最后,在韩红演唱主题曲《回家》的背景下,我们再一次被那些勇敢无畏的人们所感动,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一段传奇,用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宁的地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狙击手》的出现,无疑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现实主义回归,它将我们的历史记忆转化成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从而触及到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让我们在追求真相和正义的时候,不忘初心,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