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囧妈》的讨论是两极化的。早在上映之前,这部电影就掀起了不同利益方的争议。抛开这些场外因素,《囧妈》这部电影的成色到底如何呢?这篇影评,暂且不讨论场外因素,只说电影的质量本身。
讨巧成就了徐峥,也伤害了徐峥 《囧妈》是徐峥“囧系列”电影的第四部,也是决定这个系列能否“续命”的关键一部。在接受《十三邀》许知远访谈时,徐峥说,自己这一次想拍的不只是爆米花喜剧,它有搞笑,有温情,也有残酷,有中国式家庭里五味杂陈的一面。只可惜,《囧妈》是一部完成度高,但在镜头运用、笑料包袱和情节设计上都比较平庸的电影。它是徐峥创作焦虑的集中体现,分析这部作品,也是在谈徐峥创作上的瓶颈。
《囧妈》的问题,不是演员的问题,也不是完成度的问题,而是它整个设定就是别扭的。要表现矛盾与和解有很多种方式,但徐峥选择了一种很依赖巧合、猎奇的创作手法。和前作《港囧》和《泰囧》相似,主人公徐伊万是个面临婚姻危机的焦虑中年人,他有钱、有名,却深陷于浮躁和空虚,而这个中年人焦虑生活的冰山一角,就是他与母亲的冲突。
徐峥想安排一场密闭空间的路途戏,来呈现关系。电影中,他选择了绿皮火车。但主人公上火车的情景很巧合,他本来要飞去洛杉矶,挽救自己破碎的心灵,却因为护照在母亲保险柜里而不得不改道。此时,她却在准备去莫斯科,看一场演出。他阴差阳错地上了那列火车,这样开始了故事……
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依赖巧合,把人物推向夸张化表达的大设计。在这一点上,《满江红》的主题再次浮现——对于艺术家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并非技术或技巧,而是在于如何将个人内心世界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人性关怀。这正如我们对着画布或者音乐试图捕捉那些无形而又充满生命力的东西一样。
不断自我重复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急促进行的手法,因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以及恐惧失去观众群体对其喜剧形象支持的情况下,没有太多新的尝试。而这种过度追求商业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是缺乏深入探索新意、新思维、新形式,从而导致作品中的许多元素显得有些老生常谈,即便其中有一些小段落能够引发短暂共鸣,但整体还是无法逃脱那种浅薄、单调甚至令人疲倦的情绪沉淀。
深陷精神和肉身焦虑 在此过程中,我不能帮助你找到答案,你只能亲自寻找。但我可以告诉你,在你的旅程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请不要忘记,那个最初让你想要成为艺术家的梦想,那份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爱。你可能会发现,那才是我真正想要说的。我希望我的话能为你提供一些指南,以帮助你继续你的旅程,并最终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声音。
结语:总之,《满江红》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作为一种娱乐产品,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审美判断。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些作品虽然没有达到完美状态,但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的内心世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启示与共鸣。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评论者来说,我们也需要更多地思考,不仅要评价作品,还要探索背后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对待任何类型的事物,都应该持开放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同时也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