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于2022年2月19日全国院线上映,目前正在热映中,本片由肯尼思·布拉纳担任导演并出演大侦探波洛。截至目前,影片票房口碑均不理想,反而勾起了观众对于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回忆。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到了影评人史航来和我们一起聊一聊正在上映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
1978年上映并由上海译制片厂配音引进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受到了当时中国观众的欢迎,史航甚至为这部电影发了40多条微博,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他认为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所展现出的罪犯之间忠贞的情感令人回味,那种西蒙得到女富豪琳内特的喜欢,他大可弄假成真,不杀人都能享受一切,可他仍然选择了杰奎琳而不是琳内特。这体现了一件事情:爱的是你就不会选择她。
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可谓非常成功,译制片更是为该电影锦上添花。如果说原版片子像照片一样逼真,那么译制品就像绘画一样传神。当时配音演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词——众生相。波洛的大侦探配音者毕克,他的声音非常厚重;波洛好搭档瑞斯上校配音者邱岳峰,这是一对老咖。罪犯西蒙和杰奎琳分别由乔榛和刘广宁配音,而琳内特小姐和仆人路易斯分别由李梓和丁建华配音,让你知道主人怎么那么遭人恨。总而言之,配音演员们都精湛地表现出了尼罗河上的众生相。
为什么四十多年之后有新版本出来,却有很多观众看到新版本开始怀念旧版本呢?不可否认肯尼思·布拉纳导演要给这个作品盖上他自己的印记,但问题出在它最重要的一个改动,就是波洛身上。在新版本里给他加了那么多浓烈的情感,我个人认为画蛇添足。我不敢说波洛脏了,但可以说波洛油腻了。战争中失去了未婚妻让波洛留下胡子,现在遇到奥斯本歌手又让他刮掉胡子,这样的主人公如果被改变两次,这个电影就容不下写别的了。
与同类型福尔摩斯相比,福尔摩斯是让你看到侦探性格,但是波洛系列,它让你看到不仅是波洛性格,还有周围人的性格。周围的人全看完,再看波罗对他们淡定,这才是他的性格。但现在 波ろ变得不淡定了,该变化也许是不必要或是不恰当的事实。而且在推理部分设计充满悬念和隐喻,在新版中这部分无法使人满意。
原著封底推荐有一句话叫做:“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一首挽歌”,然而当你把这句话放到新版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影片中有爱情,但是没有达到挽歌这种程度。挽歌意味着我们俩不能在一起,有一种宿命悲伤,而正是罪犯的情感既得不到祝福,也得不到保全。这缺失导致新的视觉化效果并不如古典作品那样深刻、持久、令人难忘。在两位女主角气质与对待感情方式,以及出场方式极其相似,使得选项变得模糊无形,没有清晰明确的地标点,从而影响整体故事感觉流畅度及吸引力度降低。此外,由于戏份增加导致“戏味”减少,就好像美式风格强调快节奏生活般急切,同时忽略细腻深入的问题处理,这对于经典作品打磨显然是不利的。
希望创作者们从这一点吸取教训,将经典作品的心脏内容抓住,让更多老电影在现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段时间后,我们将再次审视这些经典,并以此作为指南,以致它们能够穿越时间成为永恒存在的心灵食粮。此外,更应该寻找那些真正理解古典精神,并用现代视角去重新诠释它们的人才,即便是在不断变迁世界背景下的挑战面前也不断创新制作,使得每一次观看都是一次新的冒险旅程。这就是今天我想要表达的一些思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