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举办了一场关于“立足国际视野 讲好中国故事”——电影创作论坛。北京电影学院的王煊教授、导演兼编剧章明、编剧兼监制张家鲁、新丽电影CEO李宁、制片人张逸松和影视制作人韩忠以及制片人张宇都受邀参加了这个论坛,他们就中国电影创作的新方向进行了深入分享。12月20日,这个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专家的关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使国产影片更具海外竞争力并传递出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与正能量,是每一位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内容创作,并找到正确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方式?编剧张家鲁以日常生活中的“喝咖啡”和“喝茶”比喻了培养国际视野与全球化习惯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应当找出触达海外观众的关键,将我们的价值观融入作品中,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流淌出去。
导演章明泽则认为,国际视野建立在共同的人类价值与普世认同之上。他指出,我国腰部公司及中小成本影片更容易走进海外市场。一部想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不仅要展现基础,还必须拥有绝对原创性和先锋性。此时此刻,由于疫情影响,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丽电影CEO李宁直言,我们现在需要重塑中国市场,把握国内观众喜好的核心,让他们愿意继续光顾银幕。
独立制片人张宇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分享了当前疫情下进行拍摄所需克服的一系列困难。而对于喜剧这种有较强文化差异性的作品,制片人张逸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不必过分追求出口,而应将其作为一种创作的手段,如《功夫瑜伽》利用成龙的影响力,在内容创作中掌握主导权。而他目前参与王家卫导演的《繁花》,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它吸引到的海外投资,也为项目带来了新的动力。此外,张逸松还透露,为了筹资,《繁花》的拍摄还包括了一系列相关广告,以帮助项目融资。这场讨论不仅深刻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实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