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说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于2022年2月19日全国院线上映,目前正在热映中,本片由肯尼思·布拉纳担任导演并出演大侦探波洛。截至目前,影片票房口碑均不理想,反而勾起了观众对于旧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回忆。本期《今日影评》特别邀请到了影评人史航来与我们分享对新版电影的看法。
1978年上映并由上海译制片厂配音引进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受到了当时中国观众的欢迎。史航为这部电影发表了40多条微博,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他认为旧版所展现出的罪犯之间忠贞的情感令人回味,并且认为西蒙选择杰奎琳而不是琳内特,是因为他真正地爱上了她,而不是为了其他任何理由。这一点被视为对爱情深刻理解和解读。
旧版成功之处在于其精确无误的翻拍,如同照片般逼真。而配音演员们则像是绘画家,他们通过声音传递出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和特质。从毕克饰演的大侦探波洛到刘广宁和乔榛饰演的小偷西蒙,再到李梓和丁建华饰演的女主角琳内特,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尽管如此,新版本却在某些方面失去了原著风范。在新的版本中,大侦探波洛变得过于情感丰富,这让原本淡定、冷静的角色变得有些油腻。此外,与福尔摩斯相比,《尼罗河》系列更注重展示周围人的性格,而非仅仅是主角波洛。然而,在新版本中,这种细节被忽略,从而使得整个故事缺乏悬念和隐喻,让推理部分显得不足以满足观众。
原著中的推荐语句“这是一首爱情挽歌”也在新版本中找不到这种宿命悲伤的情怀。在老版本中,小偷西蒙与杰奎琳之间即便是在贫穷与绝望的情况下,也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纠葛,但是在新的剧本里,这种情感深度没有得到体现,最终导致罪犯们缺少歉意,以及那种宿命性的悲伤感受。
最后,不论是票房还是口碑均未能达成预期,也反映出了一点普遍规律:现代许多改编作品往往因为戏份增加导致戏味减少。这次改编似乎也透露出了一股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作品打磨是不利的事实。希望未来创作者能够吸取教训,将经典作品中的精髓抓住,让更多老电影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