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新片狙击手能否打出跨越时空的一腔热血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张艺谋新作《狙击手》能否以跨越时空的热血打动观众?影片与《长津湖之水门桥》同在春节档竞技,却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和风格。《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宏大全景,而《狙击手》则是精细特写,互补而非相同。尽管这部电影没有壮观的战场或持续的激战,也缺乏气壮山河般豪情洋溢的话语,但凭借扎实剧本和紧凑节奏,敌我双方小队间冷枪拉锯仍然能够触及观众的心弦,唤起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感。

通过“以小见大”,电影展示了对一场班组狙击战题材的刻苦还原,从时间长度上讲,它仅有96分钟,是同期春节档中最短的一部,其紧凑节奏让人感受到了“全程高能”。从视角上来看,全片聚焦于微观层面的战术博弈。从电影艺术角度出发,比起近年来的战争片,它采用了冷枪、冷炮运动这一影视化改编,这个过程充满挑战。这是因为冷枪对决是一种极大的耐力与意志力的考验。在战斗表现方面,拉锯消耗缺少戏剧性与层次感,即使是在掩护战友时也要谨慎使用火力,以避免银幕上的场面调度发生变化。但《狙击手》通过细致还原,将志愿军士兵“见招拆招”的智慧胆识展现给了观众,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在技术装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艰难取得胜利。

人物刻画方面,全片几乎没有回忆或者闲笔,但是通过零星台词和交战中的喘息,就能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志愿军英雄形象。而演员阵容中,只有章宇之前作为实力派演员露面,而其他角色都是新人的演员,他们虽然显得有些青涩却又真挚地表达了年轻士兵稚嫩但坚毅的情感,最终打动了观众。

这些“以小见大”的成就,使得影片呈现出一种稳固且抓地力的效果,为习惯于丰富视听语言的人们带来了一个简洁直接的观看体验。这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回到现实主义叙事方式。这里不是单纯关于狙击手之间较量,而是一个集体力量超越个人英雄主义的事物,《狙击手》的特写聚焦尝试平衡这个矛盾,同时探索人民志愿军赢得胜利根本所在——崇高集体精神与高度组织纪律性。

故事开篇由敌方视角展开,对这个被称为“枪神”的人物进行诱捕。而在中国一侧,他只是普通士兵之一,与他关心的是何时能够笑一下,与连长交换的是任务,而他自己,在目睹战友接连牺牲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只为了完成上级指示。他逐渐成为一个完整形象,但随着故事发展,人们意识到主角并非章宇饰演的那位,“枪神”或任何讲述者续写的小勇敢者,而是数千万名人民志愿军。那边强调的是超级英雄光环;而我们这里,从策略制定到每一次搏斗,都追求的是共同目标——我们的信念,是我们前仆后继牺牲、艰难夺取正义之战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

最后,在韩红演唱主题曲《回家》的背景下,《狙击手》的镜头像山洞休息中的伤兵一样横扫过去,以此致敬那些书写过《我的祖国》的经典瞬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样的思乡曲接续传承,如同天涯滚烫、落日金黄中孩子永远的心向家乡深情呼唤,为英魂告慰。(记者 黄启哲)

Similar Posts